演唱会“强实名”到底防住了谁?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今年以来,随着线下演出市场火热复苏,黄牛也盯上了这块“肥肉”,通过倒卖演唱会门票牟取“不义之财”。为了防范“无孔不入”的黄牛,票务公司逐渐实行一种新型身份验证方式,即“强实名”制,要求观众在购买或使用服务时,必须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件信息,并在入场或登录时进行人脸核验,确保人、证、脸三合一。同时,由于实名购票,所购门票不支持退票、转赠、转售。强实名、不可转赠、不可退票,这一套“组合拳”似乎可以把黄牛们逼入绝境,但从目前看来,这也成为一把“反伤”普通观众的“双刃剑”。
社交平台上不断有网友吐槽,“现在的演唱会,付钱时根本看不到座位,有个紧急情况还不让退票,这点太不公平”。按照当前的“强实名”机制,当购票人无法观看演出,票又无法转让,最终就只能砸在手里,几百乃至上千的购票款落得“打水漂”。这样看来,“强实名制”大有“霸王条款”的意味。对此,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表示,不让退票确实属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一种行为。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以及《民法典》的相关规定,通过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权利、加重消费者义务的行为属于无效条款。
而与此同时,尽管“强实名”让黄牛转让票的难度提高了不少,但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”,代抢、卖渠道票等方式依然“甚嚣尘上”,这些“新出路”依然让黄牛们赚得盆满钵满。“TFBOYS十年之约”演唱会,黄牛以“购票难”为由头涨价,以约20倍的价格售票,票价炒到五位数更是见怪不怪。还有大批“资深”代抢在社交平台“揽活”,收费3000元起步,并称背后有万人团队共同抢票,成功率99%。
目前来看,“强实名制”对于防黄牛确实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,但也不能以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方式去进行,完善退票渠道必不可少。过度“一刀切”政策在堵住票务漏洞的同时,可能涉嫌霸王条款,剥夺消费者解除合同退票的权利。因此,要在稳定票务市场秩序和维护消费者权益中摸索出一条新路径。一方面,完善售后机制,可以分时间分活动为正常的代买、转赠和退改需求留足救急途径,保证消费者知情权、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,同时确保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;另一方面,票务方有义务设计更多的方式方法预防黄牛,相关部门诸如市场监管部门、公安部门也应该提高对黄牛的打击力度。
演唱会实名制到底该防谁?如何在“防黄牛”和维护消费者权益之间达到平衡?这需要业内群策群力,在“强实名”的基础上,进一步完善退票机制,在观众权益与主办方权益之间寻求最大的平衡点,从而打造健康健全的演出市场。
关键词:
下一篇:最后一页
广告
X 关闭
X 关闭
-
-
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
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、技术官员、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,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“北
-
-
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,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,9岁的
-
-
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
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“二十四节气”倒计时、
-
-
“一墩难求”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
设计师: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: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,导致一墩难求